音視頻課:博物館互動游戲


你好,我是許悅,是Power2Learn的專欄作者。我的日常工作是一名老師,在紐約一所私立學校負責pre-K和K12的教學,我的課程包括早教、藝術和中文三門。
在出國之前,我是國內一所中學國際部的英語老師,隨后我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教育學碩士,選修了兩門改變我職業(yè)軌跡的課——一門是兒童繪本,另一門則是藝術戲劇教育。
當時的我,一直苦惱于放棄我多年學畫的經驗,沒辦法將“職業(yè)”和“興趣”結合起來。這兩門課的出現,讓我看到藝術和教育相輔相成的可能性。于是,畢業(yè)后,我先后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人類學考古學博物館、賓州少兒藝術中心工作,親身體驗了西方教育中的寓教于樂。即使后來我搬到紐約,在私立學校做老師,博物館依然是我和學生最好的課堂之一。
今年5月份,我在Power2Learn開始撰寫《我在美國小學當老師》系列文章。時值國內博物館研學活動興起,出現了各種介紹博物館展品的在線課程。聯想到博物館教育本來就是我的日常工作,Power2Learn的編輯問我可不可以做一個博物館的名畫鑒賞課。
隨著中國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藝術教育,帶孩子去博物館已經成為日常親子活動,既能陶冶情操,也能促進親子關系。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是,帶著孩子去博物館,到底可以做什么呢?
于是就有了各種在線課程,用音視頻來介紹知名博物館的各種展品,他們的來歷、歷史背景和創(chuàng)作者的故事。
然而,我聽到這個要求卻感到很為難。“因為我們在美國根本不是這樣教的呀!”我對編輯說。
我發(fā)現,大家對于參觀博物館這件事,似乎還停留在看和聽。也就是說,帶著孩子去博物館,就是團團坐著,聽老師或解說員講解一幅畫或者其他藝術品的作者和創(chuàng)作背景。
了解世界知名藝術作品的來龍去脈固然重要,但是博物館活動和學校課堂一樣,絕不該僅僅是一種知識的灌輸,更不該是另一種單純老師侃侃而談,學生側耳靜聽的活動。在博物館這個空間,我們同樣需要培養(yǎng)孩子的批判性思維、自主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
舉個例子,賓大人類學考古學博物館的教育部門,每年會接待四萬六千名學生,博物館不僅提供傳統(tǒng)的講解參觀,還會有各種互動講座。比如當講到古埃及木乃伊的制作方法時,孩子真的有機會參與模擬的木乃伊制作過程。再比如,針對低年級學生,博物館通常會提供Storytime Exhibitions,即通過一本故事書,一邊講故事,一邊帶孩子參觀,通過觸摸等方式去感知藝術品。
線上、線下的活動,完成傳播藝術文化的使命,是美國各地博物館和美術館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其核心理念就是——互動。有的博物館側重和當地小學、初中合作,把歷史、地理、藝術課的課堂延伸到博物館里來;有的博物館側重搭建全球藝術管理專業(yè)的交流平臺,通過夏令營、游學等方式讓世界各地大學生相互溝通學習;有的博物館則積極開展少兒手工等活動和講座,吸引更多家庭參觀。
同時,老師和家長也會想各種辦法來豐富孩子的參觀體驗。去年底,孩子們在藝術課上認識了很多不同材料,其中一項便是竹子。于是我利用一個下午帶學生去了大都會博物館,當時那里正好有一場日本竹藝特別展覽。我們參觀了不同時期竹編籃子的構造和工藝,以及其他竹編雕塑,孩子們把最喜愛的作品畫了下來。回到學校后,我們在藝術課上一起動手制作了竹編的配飾。
在參觀博物館的過程中,我們并沒有邀請講解員,比起老師,我更像是一個游戲組織者,帶領孩子通過游戲去自己探索每件藝術品背后的故事。
“那為什么不干脆開一門博物館的互動游戲課呢?”聽到這里,編輯提議說——我們來為家長和孩子制作一套實用的工具,讓他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通過游戲和活動來學習。
于是,就有了這門博物館的互動游戲課。這套課程包括我在美國博物館和小學工作時所設計的互動游戲,并進行了調整,讓爸爸媽媽可以很輕松地拿來和孩子做親子活動。在課程中,我也會分享我對于親子溝通以及通過藝術教育來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的心得。
我們去博物館,不只是去看展品,去膜拜世界知名的畫作,去拍照打卡朋友圈,而是去享受一個自由的、開放的空間,培養(yǎng)孩子觀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管在什么樣的博物館里,那些畫作、雕塑或是其他展品都不是主角,你和孩子才是。
去學習藝術史、藝術鑒賞固然重要,但真正的美育是隨時隨地的,在路上,在家里,在教室里,在野外的營地里,在博物館里,都是一樣的。
歡迎加入我,一起去博物館和孩子玩游戲吧。
這門課上,你將獲得:
1. 十個博物館親子互動游戲
這是一份趣味博物館參觀指南。哪怕你完全不懂藝術,哪怕你沒有時間帶孩子去國外知名的博物館參觀,我提供的游戲都能讓你和孩子在博物館里“玩”起來。
2. 美式教育批判性思維訓練
教孩子知識,不如教孩子思考,這是美式教育的本質。在接下來的課程中,我們會學習如何用利用博物館這個空間,圍繞藝術品為主題來提問,最終激發(fā)孩子批判性思維,以及換位思考的能力。
3. 有效親子溝通方式
博物館是家長和孩子互動的好機會。在互動中如何溝通,比如孩子畫畫的時候如何評價,是個大學問。在系列音頻課中,我將會介紹美式親子溝通方式,包括如何鼓勵孩子,如何促進孩子獨立思考等等。
4. 了解世界名畫和博物館
在博物館看展肯定離不開名畫。在每一講里,我都會用世界名畫作例子,剖析互動游戲的內容。此外,我還會介紹美國知名博物館里的兒童項目,推薦有關博物館教育的兒童繪本,提供世界知名博物館的參觀名單,讓你的假期旅游計劃更豐富。
任何對于博物館研學感興趣,希望通過親子互動來培養(yǎng)孩子多元能力的爸爸媽媽,都可以來聽。
《博物館互動游戲》專欄的12期音頻課程已全部上線,套餐價格共29.9元,只要訂閱便可一次性聽取。
《博物館互動游戲》專欄課程為知識內容服務,訂閱成功概不退款。

上一篇:5分鐘,帶出不哭鬧、愛學習、自立的寶寶
下一篇:最后一頁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課程及人物版權歸課程主辦方或主講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