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視頻課:語音冥想-來自密宗的冥想經典練習-合集



  課程編號   xsk4212
  學習投入   199元


主講老師 講師
課時安排 6課時
課程內容

本專欄收集了部分經典的《來自密宗的冥想》一書涉及的冥想練習語音引導,從基礎的[身體穩(wěn)固冥想],到[觀呼吸冥想],逐步深入到[內在寂靜冥想]這樣直面冥想者自己意識活動的練習。
---------
沙金譯《來自密宗的冥想》節(jié)選: 
靜態(tài)冥想是以一個體式靜坐并進行諸如本書中提供的冥想技巧練習。 它的目的是讓無休無止的意識平靜下來并專注于一點,從而獲得隨之而來冥想體驗。它可以根據熟練程度被大致分為4個階段:
1、將意識專注于一個冥想練習,可以專注于一個物體、聲音、自己的呼吸、墻上的一幅畫等等。這將使意識趨于平靜并使它向內在轉移。
2、成功地完成第一階段冥想自然導致來自意識深處的念頭、情結、想象、記憶等自由呈現(xiàn)。這時就有可能探究冥想者的性格和他的低級潛意識,并將不需要的東西清除。
3、當低級潛意識被徹底探查之后就可以開始探索超意識領域了。現(xiàn)在真正的冥想開始了。我們每個人都擁有的無盡的知識和能量寶庫開始自然而然地向我們展露。最后冥想者開始與身邊的萬事萬物及宇宙產生連接。
4、最終,甚至意識本身也被超越了,冥想者與最高意識合二為一,自我覺悟的目的達到了。
 
成功的靜態(tài)冥想自然地導致動態(tài)冥想,因為冥想者在靜態(tài)冥想中越深入意識的層面,他就在世俗事務中越能夠持續(xù)地處于冥想的狀態(tài)。實際上,在靜態(tài)冥想時一個人進入意識越深,他在外在事務當中表達的能量就越強,因為意識越被探索就變得越強大。 因此,一個人的生活、工作、娛樂等等能力都會變得更強大,他將能夠去完成以前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最終,當一個人獲得自我覺悟時靜態(tài)冥想甚至成為多余。此時的人完全依據最深的內在價值和精神價值而活,而同時也能在外在的世界自如地表達自我。在這種情形下,自我覺悟者可以毫無矛盾地同時享受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有著不間斷的自然而然的動態(tài)冥想。
 
人們傾向于經常完全沉浸在某一事物的知覺中。比如,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日落時自己全部的意識都被包裹在這個場景中而對自我的身份已經渾然不知。 我們已經忘記了自己其實是正在體驗這一美景的事實, 那我們還怎么能真實地享受體驗日落的快樂呢? 那個人,那個主體,那個體驗者已經忘記了自己的本性,因為他已經被對客觀認知的陰影所籠罩了。他的覺知中只有客體而沒有了主體。讀者現(xiàn)在閱讀這些文字時應該思考一下,你能意識到你正在體驗閱讀這些文字的事實嗎? 還是你所有的覺知僅僅局限于閱讀文字了?
 
理想的情形應該是,當日落或其它任何對象正在被經歷,親歷者的自我意識沒有消失。觀察者應該在經歷事情的同時察覺到自己主觀體驗的存在。這樣,經歷事物時的精神體驗將得到提升,自我也好心靈也好明確知道自己對客觀事物的體驗。相對于外在客觀體驗,來自本我的內在喜悅現(xiàn)在可以開始顯露自己了。 在此之前,自我的本性從來都被外在客觀事物的體驗所籠罩,從此開始,本我將閃耀太古的光芒。
 
這一點適用于我們全部的物質生活。我們應該享受外在的生活因為那是生命的組成部分。然而我們也應該用內在的生活填補外在生活的不足。那樣我們可以更加完滿地享受物質生活。 現(xiàn)在我們多數人無知地過著完全外在的生活,我們不知道存在于自己生命內在最深處喜悅的海洋。冥想的目的之一便是將我們的覺知從外在事務的糾纏中轉移開哪怕很短的一段時間, 并引導它向內探索。目的是讓它有機會看看自己的內在生活,并最終于外在生活相連。 這樣的連接從未間斷,只是我們從未注意到它的存在。冥想使我們覺知這份連接并帶來精神上的喜悅和平靜。 它讓我們意識到主觀體驗的至關重要性,意識到內在及本性都是寶貴的遺產。
 
冥想是屬于每個人的遺產。它是我們都應該也能夠自發(fā)體驗到的東西,只是由于我們的生活方式妨礙了我們的體驗。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不了解內在本性,我們不斷地處于緊張的狀態(tài)。我們不停地找事情做因為我們覺得本應如此,即使那違背了我們的本性。 在事物的本來面貌與我們的欲望之間有著永不間斷的矛盾。 我們永遠都要成為別的什么樣子而不是自己本來的樣子。 如果我們在自己本來面目與我們想要成為得樣子之間找到統(tǒng)一,那么冥想將自然發(fā)生。
 
我們大多數人所體驗的知識都是智力型的知識,它來自于我們意識中理性的部分,屬于相對知識而不是真正的知識。它包含有限的事實和數據,我們從中推演得出理論、概念以及與周邊環(huán)境的關系。這是屬于理性意識范圍的科學的、技術的、哲學的及其它形式的推理。其荒謬處就在于它是自圓其說的,所以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一類知識不斷遭到否定,當新的靈感出現(xiàn)時原來的假定被證明是錯誤的。讓我們從科學領域舉個例子,當牛頓論述的萬有引力定律逐漸被人們接受是絕對正確的,僅僅幾個世紀后愛因斯坦通過他的理論闡釋了引力不是那樣存在的。當然這不局限于科學界,它應驗于我們所有的智力行為。通過我們的理智大腦得出的任何結論都可能在新信息出現(xiàn)后被推翻。
 
我們還可以以感覺和情緒的方式體驗知識。 人可以從心理上感知一個想法的真實性,同時也能夠從情感上識別某個事情是對的。很多人將這種知識誤認為是直覺。
 
除了感覺和情緒的知識還有一類知識。這類知識是在冥想中獲得的,并且是更加真實的知識類型。 它是對某一事物完整理解的直覺性知識。不像理智知識是從局部認知出發(fā)試圖解釋整體,直覺直接領悟全部整體。它來自與我們通常毫無覺察的超意識。 這類知識既不依賴于智力也不依賴于情感,而智力和情感常常歪曲真正的知識。 冥想不依賴于個人的主觀意向, 如果依賴了,那就不是冥想了。
 
在冥想中,在意識的更高領域(通常被稱為擴展的意識或超意識)與我們的覺知或所謂的清醒的意識之間制造了一種連接。這種連接使得冥想者的覺知能力感知到更高的意識活動。那些更高的意識活動一直都存在,只是通常無法被感知到。 非常偶然地它們會以直覺、靈感或創(chuàng)意的形式靈光一現(xiàn)。我們平常察覺不到這些感知、真理和高級知識,因為我們的大腦處于不純凈和雜亂無章的狀態(tài)。 這些更高的知識揭示著顯現(xiàn)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生活萬象背后的原因和真理。 生命的深度在冥想中將自然顯現(xiàn)。
---------
《來自密宗的冥想》中文版目前只有電子版提供,為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僅在本專欄權限、冥想者年卡會員或冥想者超級會員權限中合并購買。


  課程編號   xsk4212
  學習投入   199元


主講老師 講師
課時安排 6課時

上一篇:21天楊淇療愈冥想,隨時隨地放松身心
下一篇:*冥想的藝術-空中冥想室*系列課_李磊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課程及人物版權歸課程主辦方或主講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