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視頻課:做“最沒用”的父母——用“沒辦法”掃除孩子12類壞習慣



  課程編號   xsk5177
  學習投入   99元


主講老師 李鮮花
課時安排 20課時
課程內(nèi)容

 

作者:李鮮花

配圖:網(wǎng)絡圖片

 

「有多少人,當媽后就靠一口仙氣吊著?」

 

我朋友 L 問我。

 

「我家小寶做作業(yè)不專心,邊寫邊玩,要拖到11點多才寫完。」L看著我說,「再洗洗弄弄就到12點了,拖拉這件事本來就很煩了,婆婆雖然不每天說,但時不時就要刺一刺我,說什么『孩子拖拉就是你沒花時間陪他』、教育孩子要花心思之類的。這怎么這么難??!」

 

這不就是我以前的困擾嘛。我們家豆豆從小都要我哄睡,有一段時間我加班晚,老公各種辦法花式哄睡,他自己都睡著了,孩子卻在床上鬧騰著不肯睡,一定要等我回家。

 

我很急,孩子睡眠不好,都說會長不高,這能怎么辦啊。我就發(fā)現(xiàn)很多媽媽都跟我們一樣,其實已經(jīng)盡力在陪孩子了,可總是有這樣那樣的問題,而且一旦出現(xiàn),各種指責就首先針對媽媽:

 

「都是因為你工作太忙!」

「唉,這樣下去不行啊,你們兩個得有一個顧家。」

「當媽了還是得以孩子為重」

……

 

L接下來的做法就跟大多數(shù)媽媽一樣,發(fā)現(xiàn)孩子寫作業(yè)拖拉這個毛病后就想拼命做點什么:到處問育兒專家、犧牲自己時間更多陪他、把很小的問題放大……

 

一段時間下來,「每天深夜陪完孩子寫作業(yè),把孩子折騰睡著之后,打開電腦寫方案,是我最懷疑人生的時候?!筁 說,「唉,我還可以怎么做?」

 

 

「你不是做得不夠,你是做得太多了?!?/span>這句話這個月第三次說了,自從做了《壞習慣》的課程經(jīng)理,我在育兒上的信心越來越強了。

 

我知道L平時陪孩子做作業(yè)的時間很長,一個晚上沒有3個小時做不完,我就建議她,不要陪孩子做作業(yè),要讓孩子陪你做作業(yè),而且有一個要點就是,一定要讓做作業(yè)變得越慢越好。

 

逆向思考,越慢越好

 

什么意思呢?

 

一共三個步驟:

 

第一步:你跟孩子說:「我現(xiàn)在有一個方案要寫,但我寫得好慢哦,剛好你做作業(yè),你也做慢一點陪我哦?!棺⒁馀?,這里的重點是:讓孩子做作業(yè)陪你,而不是讓你陪孩子做作業(yè)。前后顛倒,心態(tài)有天壤之別。你可以自己體會下。

 

第二步:跟孩子說的話變成,你做慢點等等我。從你監(jiān)督孩子,變成孩子監(jiān)督你。

 

第三步:如果完成了上面兩步之后,結果是孩子做得比以前快了,你要表現(xiàn)得略微失望,然后不得不說:「哎呀,怎么搞的?你以前不都挺慢的嗎?」如果這次孩子也還是寫得很慢,你要給予鼓勵:「了不起,你真的可以做到這么慢?。 ?/span>

 

我知道,你乍聽到這套方法,會覺得有點兒不靠譜,真的有用嗎?但是課程研發(fā)的過程,我們都會先做焦點測試,公司的同事用了這方法的,你猜結果是什么?

 

他們孩子做作業(yè)的速度普遍變快了,有的快了15分鐘,有的快了1個小時,而且好笑的是,這些孩子做完作業(yè)之后的臺詞驚人的雷同:「媽媽,今天我實在慢不下來,我已經(jīng)做完了,你加油哦」。

 

當然,也有個別貼心的孩子和以前一樣做得很慢,TA想全程陪你,雖然很慢,他們在做作業(yè)時候的專注程度卻驚人地上升了。

 

 

但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這個方法制造了一種奇妙的環(huán)境:在這種環(huán)境下,「慢」變成了被父母期待的表現(xiàn)良好的行為,「快」反倒變成了挑戰(zhàn)父母,刺激父母,給他們出「難題」的方式。

 

你注意到了嗎,我們有這樣一個反轉,也就是說,以前用不專注,慢慢做來對抗父母的這個撒手锏已經(jīng)沒有用了,孩子只好把它給扔掉?!复叽佟惯@個破壞專注力的漏洞就這么被堵上了。

 

這個方法同時也堵上了「標簽」這個漏洞。孩子的「慢」不會被解讀成「我就是個沒有專注力的人」,而是被解釋為「媽媽要我慢,我才慢的啊」或者「爸爸要我慢,我才慢的啊」。

 

孩子不會認為自己的是個不可改變的問題,這樣一來,還會增加孩子對「快慢」的掌控感。這背后隱含的邏輯是:「既然我能想慢就慢,那當我想快的時候,我也是可以快起來的」。這時候呢,孩子收回了主動權,真正在掌控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

 

那么帶來的一個好處是什么呢?就是TA相信自己有時候是可以慢的,有時候是可以快的,比如考試的時候。

 

這么一來,孩子就變成了一個有自主能力的人。

 

 

 

掌握訣竅,更加輕松

 

 

 

為什么我們總是處理不好孩子的壞習慣?通常我們會把原因歸結到:孩子還太小,我管的還不夠,我要多做一點。

 

比如:

 

孩子寫作業(yè)不專心,我就陪在邊上監(jiān)督他。

孩子做事情拖拉,我每隔五分鐘過去催著。

孩子早上起床起不來,我就在邊上拉他起床,給他穿衣服。

 

現(xiàn)在我們知道,每一次的參與,其實在擴大孩子的問題。就拿寫作業(yè)來說,不少孩子形成了依賴情緒,大人不陪著,他就寫不完。

 

你可能會辯駁,「我是為了孩子好啊。我也不想來管他,可他不自己想辦法解決啊。我能怎么辦?」

 

其實很簡單,換個方式少做一點就行。

 

 

就拿孩子背課文來說,怎么讓孩子快速背出九九乘法表?

 

你想到了什么方法?

 

下面幾個選項,你看看是不是剛剛想到的:

 

a. 讓她自己背,然后隔幾分鐘去看看;

b. 陪她一起背;

c. 陪著她,讓孩子邊抄邊背;

 

這些方法都有用,但過程的痛苦,相信不少父母都有體會。

 

而更輕松的方法是:「只許讀,不許背」。

 

你可以跟孩子約定進行一場比賽:2天時間,比賽誰讀九九乘法表更順溜、更好。

 

贏的人,可以決定接下來一周晚餐的菜譜。比賽只有一個條件,「誰都不許背!」。因為大家都要邊看邊讀,如果是靠背下來的,速度上就占便宜了。

 

就這樣,你已經(jīng)能猜到結果了吧?

 

孩子很「狡猾」,他才不聽我們的,不少孩子「偏」要偷偷背下來。當然另外一些孩子會選擇讀,但他讀啊讀啊讀啊讀,不知不覺也達到了能背的程度。

 

你可能會驚嘆,還能這樣啊?

 

對,能 。

 

熟悉 Momself 的朋友可能看出來了,這個方法是資深心理咨詢師李松蔚老師提出來的。這個方法的背后,是策略治療里的「悖論干預」,一種非常厲害的心理咨詢技巧。

 

比起陪著孩子死記硬背,甚至于不停地抽查,這個方法是不是更輕松?

 

 

 

給你方法,也說原理

 

 

 

說了這么多,我相信你還有很多問題希望得到回答。

 

「孩子早上賴床不肯起怎么辦」

「孩子老是吃手怎么辦?」

「孩子愛撒謊怎么辦?」

...

 

這些答案,在《掃除孩子的12類壞習慣》里都有。

 

這個課,是Momself創(chuàng)始人崔璀,聯(lián)合北大心理學博士李松蔚老師,耗費了1年的時間調(diào)研、打磨、測試、調(diào)整,最終做出來的產(chǎn)品。

 

不只是給出理念上的東西,同時給出看得見摸得著的動作。這些動作,跟父母們慣常的嘗試完全走在不同的方向上,乍一看匪夷所思,甚至南轅北轍。但它們反而能帶來我們期待的結果。

 

就像「不許背乘法表」而最終讓孩子們背會了乘法表一樣,它是悖論的,又是簡潔的,實用的。

 

請相信,對孩子好,并不是只有給他「更多的東西」。

 

有時候,換個思路,少給一些。有奇效。



  課程編號   xsk5177
  學習投入   99元


主講老師 李鮮花
課時安排 20課時

上一篇:猶太人的教育智慧 第二季
下一篇:《擺脫暑假綜合癥,開學收心班》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課程及人物版權歸課程主辦方或主講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