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視頻課:讓每一個文科生都成為統(tǒng)計高手


他文科出身,高考數(shù)學不及格,卻在人才競爭激勵的香港中文大學講授了十幾年統(tǒng)計學,深受學生歡迎。
他劍走偏鋒,以哲學思維切入對統(tǒng)計學的研究,破解統(tǒng)計學的學習密碼,使統(tǒng)計學實現(xiàn)由專家的懂轉(zhuǎn)向用戶的懂。
他格物致知,遍嘗百草,體味到統(tǒng)計學學習的甘苦,走遍了統(tǒng)計學長征路的坑洼險境。他愿意將多年所學貢獻出來,希望年輕學子尤其是文科學子在學習統(tǒng)計學的時候能夠樹立信心、少走彎路、提高樂趣、好學會用。
他希望提供一門有趣、有料的統(tǒng)計學課程,希望以淺入淺出的方式帶來全新的統(tǒng)計學學習體驗。
他,就是香港中文大學的李連江教授。
李連江,1963年生于河北滄縣農(nóng)村,五谷能分,四體不勤。手無縛雞之力,少年常為生存擔憂。幸好遇到大學重開,得以躋身78級之列。
此后38年,輾轉(zhuǎn)五所大學,五次變換身份,十年前落戶香港中文大學,兼職華政、南開與浙大。專著半本,論文十數(shù)篇;譯文三百萬字,“三分塵土,七分流水”。
近幾年受虛榮心驅(qū)使,偶爾侈談治學,奉行啟功先生的良心話哲學,不弄玄虛,知有不言,言必有據(jù)。
他說:“研究方法不是進攻而是防御
你要敢于拿‘不是’當理說”
第一,研究方法不是進攻的武器,方法論主要是做防御用的。你做了一個研究,去開會報告你的研究發(fā)現(xiàn),聽眾永遠都會挑戰(zhàn)你。最方便、最容易的挑戰(zhàn)的就是說你方法有問題。這個時候如果你沒有足夠的方法論訓練,就不知道怎么樣去防御了。能不能把方法論當成進攻武器呢?當然可以,不過我不喜歡那樣做。學術界抖機靈的人多,踏實的人少,刻薄的人多,厚道的人少。
第二個學方法論的目的是敢于違背方法論的禁忌,學會了方法論以后你就敢拿“不是”當理說。
方法論專家認為必須避免某個作法,你學通了方法敢說我有理由偏偏這樣做。當然,你一定要講出你的道理。
第三個想法是疑人不如疑己。開會的時候經(jīng)常有人問方法問題。實際上那些提問的人提的那些要求他們自己也做不到。這是用懷疑別人的方式來表現(xiàn)自己。我覺得,作為一個學者要“自私自利”一點,我們在方法上、在治學上懷疑別人、挑戰(zhàn)別人、批評別人,不如把這個精力放在自己身上。這叫做疑人不如疑己。
“空講方法沒用,我為什么還講?”
“確信賣的是自己信以為真的藥”
李老師說:“本次課程是我教學生涯里第一次的線上課程”。微信是微平臺,只適合三言兩語,把十萬字講稿放在微信,等于在行人匆匆的地鐵站拉巴赫的小提琴曲,演得再好,也不會有幾個人聽。
我應邀來為學術中國的學友講課,把講稿放在微信,只是因為有個頑固的信念,覺得有心的年輕學者抽空看幾眼不是浪費時間。我這幾年在國內(nèi)一些高校做了些關于研究方法的講座。其實,我不喜歡以講座的方式講研究方法。
首先,不老老實實做學問,到處講研究方法,讓人覺得已經(jīng)墮落。講研究方法很容易讓人覺得是跑江湖,跑江湖的往往賣假藥。
其次,不結合聽者自己感興趣的研究課題,空對空地講方法,用處不大??罩v方法很像學圍棋研讀王積薪的《圍棋十訣》,也像學軍事研讀《孫子兵法》,對培養(yǎng)眼界有點用,對長手上功夫基本沒用。
我更喜歡在系里給研究生講方法課,因為是每周一次工作坊,圍繞學生的研究課題展開,連續(xù)十幾周。
不愿意講還講,只是因為我的經(jīng)歷有點兒特殊。
我跟在美國讀博士時的導師歐博文教授合寫過八篇文章、一本書。導師很有經(jīng)驗,也格外坦承,把年輕學者容易遇到的許多問題詳細地告訴了我。
我也有不少撞南墻的經(jīng)歷。我覺得如果把我明白的東西告訴年輕學者,他們可以省點力氣,少受點挫折。把講稿放在微信圈,我自認為是做了一點學術公益。
教師的天職是教學生,我想當一個好老師
李老師回憶自己的學術追求之路時,總會提起一人——南開大學車銘洲教授。
李老師說:1980年6月,西方哲學史期末考試,口試。我小心翼翼回答完問題,心虛地問:對吧?其中一位老師,他不緊不慢,輕聲細語,講解康德哲學中的范疇、理念、觀念、上帝幾個詞的意思。后來才知道,這位把口試變成授課的老師,就是車老師。再后來,我漸漸明白一個道理:教師的天職是教學生,授課與考試都只是教育的手段。
車老師說,我們學過的知識會忘掉,但是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能力是忘不掉的。聽到這樣的話,你會不會覺得很有信心,覺得自己還有點東西?要克服焦慮,建立信心,我們需要多少呢?不需要多,知道車老師指出的這一點就可以了。
所以這次課程,也希望大家能克服焦慮心態(tài)。
李老師給本次課程起的題目是“用日常語言也能學會量化研究方法”。何為“日常語言”,就是平時生活中普通話語。其實大家在學習研究方法的時候,最畏懼的就是量化研究的術語,像天書,不細說,很難聽懂。
本次系列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與統(tǒng)計學教科書相似,但是講述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李老師說研究方法就像體操,該轉(zhuǎn)彎就要轉(zhuǎn)彎,腦子要靈活。舉個例子:學數(shù)學的微積分之前要學極限,其實期限的概念與我們?nèi)粘I钍遣幌嗤?,日常生活中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極限是去進一個點,但永遠達不到。所以,如何處理這種專業(yè)術語與現(xiàn)實生活的沖突也是研究人員需要克服的核心。
我們的老師有時也講得太專業(yè)了,李老師會用戲說的方式,讓大家從心里上克服對統(tǒng)計學的畏懼。相信自己一定行!
學習就像電腦游戲一樣,看說明書是不行的們必須要像下象棋那樣,先了解規(guī)則,實際操作,方能熟練。李老師就要先給大家講一些統(tǒng)計學的規(guī)則,也會講一個統(tǒng)計學的軟件和(SPSS)一個數(shù)據(jù)庫(雇員數(shù)據(jù)庫),希望鼓勵大家把這個軟件和數(shù)據(jù)庫聯(lián)合起來,就當一個電腦游戲來玩。
我走過的彎路,不想讓你們再走了。我自己在學統(tǒng)計學的過程中,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人家數(shù)學好的人,根本沒辦法跟別人比。在這個過程中,也走了很多彎路,遇到很多攔路虎。所以,我希望通過這個課,把我遇到的問題跟大家講一下,盡量讓大家少走一些彎路。
導言 |
戲說統(tǒng)計 |
第一部分 |
數(shù)據(jù)與量化:信息點與信息庫 |
第1講 |
SPSS及其雇員數(shù)據(jù) |
第2講 |
數(shù)據(jù)是信息點,行是個體,列是屬性 |
第3講 |
量化研究只測量某些個體的某些屬性 |
第4講 |
變項的量化 |
第5講 |
量化是個系統(tǒng)工程 |
第二部分 |
單變項分析:由點到線 |
第1講 |
正態(tài)分布 |
第2講 |
平均值是預測 |
第3講 |
抽樣分布 |
第三部分 |
雙變項分析:由線到面 |
第1講 |
從信息線到信息面:相關分析 |
第2講 |
隨機相關與系統(tǒng)相關:顯著性檢驗 |
第3講 |
回歸分析是預設因果關系的相關分析 |
第4講 |
檢驗因果假設與法庭審判的邏輯相似 |
第四部分 |
多變項分析:由面到體 |
第1講 |
一果多因:多元回歸分析 |
第2講 |
排除似是而非的因素:統(tǒng)計控制 |
第3講 |
因子分析和量表構建 |
第五部分 |
以概率為因變量的回歸 |
第1講 |
卡方檢驗 |
第2講 |
對數(shù)回歸:概率是個特殊的因變量 |
第3講 |
最大似然估計是扮演事后諸葛亮 |
第4講 |
定序與多項定類變項的對數(shù)回歸 |
第六部分 |
結構方程模型與雙層回歸 |
第1講 |
結構方程模型是全息路徑分析 |
第2講 |
雙層回歸考察環(huán)境對個人的影響 |
結語 |
從業(yè)余選手走向?qū)I(yè)玩家 |
第1講 |
大團圓 |
第2講 |
定量研究的長處與短處 |
第3講 |
終點就是起點 |
2018年李老師花了十天時間,買硬件軟件,學操作,備課、錄屏、剪輯,補充錄制“SPSS的基本操作”系列視頻。視頻長短不一,總長大約12小時。
視頻的標題如下
第1講 SPSS基本介紹
第2講 怎樣讀數(shù)據(jù)
第3講 怎樣建數(shù)據(jù)庫
第4講 轉(zhuǎn)換數(shù)據(jù)
第5講 頻次分布、正態(tài)分布、抽樣分布
第6講 平均值是預測
第7講 比較平均值
第8講 用均值比較分析差序政府信任
第9講 選擇數(shù)據(jù)
第10講 相關分析
第11講 二元回歸分析
第12講 合并數(shù)據(jù)庫
第13講 多元回歸分析
第14講 為什么要做因子分析
第15講 因子分析
第16講 量表構建
第17講 卡方檢驗
第18講 什么是“羅吉特” (logit)
第19講 二元對數(shù)回歸
第20講 最大似然估計的邏輯
第21講 定序?qū)?shù)回歸
第22講 多項定類對數(shù)回歸
第23講 Probit 回歸
第24講 用AMOS做結構方程模型
第25講 用AMOS分析信任與選舉偏好的關系
課程是如何更新的?
課程已全部更新完畢。
如果中途不想學了能退款嗎?
抱歉,本課程為付費視頻課程,一旦課程開始,無法提供退款。
特別說明
視頻版權歸講師和學術志共同所有,不支持下載,不限時在線觀看。
如何將課程送給別人?
自己購買學習,點擊下方的“訂閱專欄”,如果是為他人購買,則點擊右上角的“送好友”。

上一篇:人脈管理實戰(zhàn)攻略,收獲高價值社交圈
下一篇:李連江:過好研究生的苦日子
版權聲明:本站所有課程及人物版權歸課程主辦方或主講人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