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搜索引擎

《國學智慧與身心修養(yǎng)》

內(nèi)訓講師:朱越民 需要此內(nèi)訓課程請聯(lián)系中華企管培訓網(wǎng)
《國學智慧與身心修養(yǎng)》內(nèi)訓基本信息:
朱越民
朱越民
(擅長:領導藝術 傳統(tǒng)文化 )

內(nèi)訓時長:1天

邀請朱越民 給朱越民留言

內(nèi)訓咨詢熱線:010-68630945; 88682348

內(nèi)訓課程大綱

         國學智慧與身心修養(yǎng)

主講:朱越民

課程背景介紹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智慧中,不僅折射出古圣先賢的思考智慧,也留給我們后人修養(yǎng)身心陶冶情操的智慧,提升個人德行修煉和為人處事的智慧。本課程引導學員認識國學中的儒道佛三家智慧精髓,了解國家民族文化思想歷史,提高學員的文化品味,借國學智慧改變提升學員的心態(tài)價值觀,使學員心靈開悟,生活知足,工作踏實敬業(yè)。

受訓學員對象

  企事業(yè)單位員工,管理層均可

課程時長

   6小時/一天 (上午8:30-11:30 ;下午13:30-16:30授課形式

  課堂講解,問題研討,案例列舉,視頻觀看,互動分享

學員收獲

     

 √ 了解中華國學智慧思想精髓;

  √ 運用儒家文化規(guī)范個人德行修養(yǎng);

  √ 汲取道家智慧遵循自然生命規(guī)律;

 √ 以佛家思想滋養(yǎng)心靈解脫煩惱;                                課程大綱

   ● 國學學什么

       ◆ 國學是對中華文化歷史藝術的總稱

       ◆ 國學熱是復興回歸還是流行湊熱鬧

       ◆ 儒道佛三家成為國學文化思想的主流

       ◆ 百家爭鳴中最后為何儒家勝出

       ◆ 中華文明何以一脈相承綿延不絕

    ● 儒家文化與德行修煉

      ◆ 為什么“孝悌之道”是道德的基礎

      ◆ 仁愛精神是全人類的普世價值觀

      ◆ “五倫”與“五常”關系的社會現(xiàn)實意義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理心培養(yǎng)

      ◆ “和而不同”構筑和諧理想社會

 

     ● 道家智慧與生命哲學

      ◆ “道法自然”,尊重自然和生命規(guī)律

       ◆ 解讀“無為無不為”之道家核心思想

        ◆ “陰陽之道”懂得人生平衡術

       ◆ “上善若水”學習水的韜光養(yǎng)晦

        ◆  道家自然養(yǎng)生法則,讓生命更健康

      ● 佛家思想與心靈禪修   

        ◆ 外來宗教思想緣何生根發(fā)芽

        ◆ 認識“苦集滅道”,了知人生真相

        ◆ “貪嗔癡”:所有煩惱痛苦的根源

        ◆ “六度修煉”得生命智慧果實

            ◆  活在當下,助人度己  


講師 朱越民 介紹
中華企管培訓網(wǎng)特聘講師
中國十大女性培訓師 / 身心靈修煉導師
東方智慧的倡導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榮膺IPTS “08年度中國十佳魅力培訓師”
前沿金壇獎“2011年度中國十佳培訓師” 
企業(yè)高級EAP執(zhí)行師 
 
朱越民老師是一位從媒體走向企業(yè),從企業(yè)走向講臺的多元化實戰(zhàn)派培訓咨詢師。十年的電臺主持生涯,累積豐富心理學、健康學知識;十年的企業(yè)管理培訓,沉淀了豐富的企業(yè)領導力與管理技能。
朱越民老師曾歷任喜臨門集團管理學院副院長,上海影響力教育集團培訓總監(jiān),廣州愿望星品牌研究院副院長,上司公司中瑞思創(chuàng)子公司首席文化官。朱老師是國內(nèi)清華總裁班、寧波人事局培訓中心、杭州經(jīng)濟管理培訓中心及多家實力咨詢機構合作講師。
近年來,朱老師潛心研究國學文化和人文心理,將傳統(tǒng)中國哲學文化思想與企業(yè)經(jīng)營管理實踐相結合,傳統(tǒng)文化與企業(yè)文化建設、家庭和諧建設、個人道德素養(yǎng)建設相結合,人文心理與情緒管理、職場減壓相結合,此類課程的開發(fā),深受企業(yè)歡迎。
朱老師是一位從媒體走向企業(yè),從企業(yè)走向講臺的多元化實戰(zhàn)派培訓咨詢師,國內(nèi)多家實力咨詢機構合作講師。曾歷任喜臨門集團管理學院副院長,上海某教育集團培訓總監(jiān),廣州愿望星品牌研究院副院長,上市公司子公司首席文化官。
 
授課風格:
知性幽默、親和活躍,講解邏輯嚴明、生動激情,語言表達流暢,控場力強,善于抓住學員心理。講師豐富的內(nèi)涵和廣博的閱歷,使受訓學員不僅知道,更能悟到,并在實踐中做到。

上一篇:《鬼谷子》的管理智慧
下一篇:最后一頁

培訓現(xiàn)場